匠人匠心 非遗传承大师张大兴浅谈“川派竹编鸟笼工艺”(一) - 资讯详情 --筑蜂网领先的绿建知识经验共享平台
热门推荐
匠人匠心 非遗传承大师张大兴浅谈“川派竹编鸟笼工艺”(一)
  • 作者:周佳
  • 时间:2019年02月23日
  • 来源:本站原创

提起川派鸟笼,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川派全镶竹青嵌丝工艺创始人、都江堰市聚源竹艺艺术协会会长张大兴。

张大兴,出生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镇,1994年师从成都市郫都区古城著名制笼艺人张雄吉。2004年,首创川派鸟笼“全贴青工艺”,丰富了川派鸟笼工艺的花色品种,其制作的艺术鸟笼成为“川派”制笼工艺一绝。2014年,张大兴再次独创“全镶竹青—嵌丝工艺”鸟笼,并陆续开发出具有川派特色的作品,获得多项大奖,其作品已远销美国、日本、新西兰、欧洲及东南亚地区。

2019春节刚过,记者前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黄田坝鸟市的张大兴川派鸟笼工作室,听张师傅讲述“川派竹编鸟笼工艺”。

QQtupian20190223212529.jpg

雕刻笼

张大兴介绍说,川笼分为两大类,素笼和雕刻笼,素笼又以多种工艺区分:即传统、半贴青、全贴青、全镶竹青--嵌丝工艺。今天,我们先从传统工艺讲起。

传统鸟笼的制作工艺从宋代后期初具形成,距今约一千多年历史。我国传统鸟笼多用竹制。传统鸟笼工艺在清朝乾隆年间达到极盛。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有的在笼圈、笼门等部位,精工细雕上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有些甚至还用象牙、驼骨和金银珠宝进行镶嵌,极为珍贵,其艺术品味和价值都达到了巅峰。在皇室贵族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文士、官员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

1.jpg

素笼

QQtupian20190223212524.jpg

素笼

至今鸟笼的制作分散到全国各地,分北笼、南笼、广笼、川笼。川笼主要是四川,重庆一带,影响至云贵。

天府之国,人杰地灵。然四面环山,北有秦岭山脉,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大巴山脉和巫山,西有青藏高原,交通不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自古便处于相对独立的发展当中,并顽强地衍生出各种较特殊的川文化,其中就包括了四川鸟笼、鸟文化。

鸟笼文化里载体之一的川派鸟笼,既表现出川人的灵气,又因川人受到长期的农耕文化影响而坚持自我的特点,多年以来,逐渐形成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秀丽而精美的工艺倾向。故此,川派鸟笼特色鲜明且自成一体。品种繁多,针对性强。川派竹雕鸟笼利用竹质不同层次的光线反光作用,构图讲究,刀法细腻,以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和鎏青雕为主。表现雕刻技巧的绝技,并利用传统川派竹雕、牙雕、玉雕与木雕艺术巧妙结合的特点。常规各类鸟笼有画眉笼,紫燕笼,红、蓝靛颏笼,百灵笼……

QQtupian20190223212538.jpg

一、选材

三十年前,我们的前辈们在周边就能找到适合制作鸟笼的竹子,后期因对选材的高标准(对节、对桥),再加上环境的影响,周边已无材可用。如今,制笼的材料需到很偏远山区,爬山涉水、劈荆斩刺才能选取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QQtupian20190223212552.jpg

在适当的时节挑选粗壮适中、整根端整、竹节平整周正、节水长度达标、无虫害、无污染、无摩擦、自然生长3-5年的竹子当做原材料,将竹子砍回后,先刮竹皮、对每根竹子进行分内劈开用来制作大圈、腰圈、顶圈、笼丝等、经熏蒸、盘圈、定型、晾晒等多道工序,半成品就筹备完成。

QQtupian20190223212548.jpg

关于成品材料的选择,张师傅说,首先选用沉淀1-8年(因人而定)、无蛀虫、无瘢痕、无裂纹、无杂色、竹节垂直、匀称、符合鸟笼规格的节水长度,然后再以相关工艺标准选择适合的制作材料。

二、制作鸟笼步骤

先对大圈圆度进行加热排整(所有圈雷同)、再接大圈、接小圈(所有配套圈都以大圈周长为准)、分孔、钻孔、刨整、走线、造型、打磨、抛光,以及相关部件(笼爪、门牌、门冠、门槛、底笆、笼丝、门丝、底笆丝)、进行组装。

QQtupian20190223212544.jpg

    装配:笼钩、葫芦、天地棚、杯把、笼杯、站桥、笼衣……

三、工具:                                 

制笼工具多达60余种,如通常包括蔑刀、刮刀、雕刀、手锯、手钻、电钻、拉丝板、钢锉、老虎钳等自制工具。

QQtupian20190223212532.jpg

张师傅介绍到,鸟笼,宋代末期就已存在,他是传统鸟笼制作工艺的雏形。如今衍生出几大派系,各有特色;川派鸟笼以保留竹青为重点,纯手工制作,整体素雅、简洁、轻便、实用,深受广大鸟笼爱好者的喜爱。现如今,“玩笼”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鸟笼也逐渐走进古玩市场,进入收藏品行列,成为集观赏性、把玩性、收藏性于一体的艺术品。近年来,国家又将鸟笼文化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让我们这一代鸟笼工艺传承人深感责任重大,在政府的带领与支持下,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们必将继承川派鸟笼的历史文化,秉承传统工艺,推动鸟笼技艺得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将川派鸟笼文化发扬光大!(筑蜂 张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侯立安院士:气、水共举 构筑生命保障系统
下一篇:首创“全贴青” 非遗传承大师张大兴浅谈“川派竹编鸟笼工艺”(二)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筑蜂网”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筑蜂网”。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