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 - 资讯详情 --筑蜂网领先的绿建知识经验共享平台
热门推荐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年01月04日
  • 来源:本站原创

本论文《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于《建筑科学》2018年12月发表。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 

徐 伟,杨芯岩,张时聪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摘要】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下一步发展路线和目标尚不清晰。从世界范围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次提出适宜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建筑节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

Key Issues and Sol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ar-Zero Energy Buildings in China

Xu Wei1, Yang Xinyan1, Zhang Shicong1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Beijing 100013, China)

Abstract: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Howev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way remains unclear. World widely,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proposed goals and policies for zero energy buildings.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arly-Zero Energy Building in China.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demonstration project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technical issues regarding ZEB development in China. Finally, the appropriate solutions are proposed.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Ultra-Low Energy Building, Nearly-Zero Energy Building, Zero Energy Building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2017YFC0702600)

【作者简介】徐伟(1964-),男,硕士,研究员

【联系方式】yangxinyan915@126.com; 


0 引言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上行压力不断加大。实施能源资源消费革命发展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从粗放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自1980年以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及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以建筑节能标准为先导,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尤其在降低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供暖能耗、公共建筑能耗和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图1)。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经历了30 年的发展,现阶段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已经基本普及,建筑节能工作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并提高了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1],但面向未来,建筑节能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路线和目标尚不清晰。

1.png

从世界范围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的概念得到了广泛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中长期发展目标和政策,以不断提高建筑的能效水平。欧盟2010 年修订的《建筑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Directive,EPBD)要求欧盟国家在2020年底前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达到近零能耗水平[2, 3]。美国能源部建筑技术项目设立目标,到2020年零能耗住宅市场化,2050年实现零能耗公共建筑在低增量成本运营[4]。

2002年开始的中瑞超低能耗建筑合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零碳馆和德国汉堡之家是我国建筑迈向更低能耗的初步探索[5]。2011年起,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及城市发展部的支持下,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引进德国建筑节能技术,建设了河北秦皇岛在水一方、黑龙江哈尔滨溪树庭院、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科研办公楼等建筑节能示范工程[6]。2013年起,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作组开展了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建造完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近零能耗示范建筑[7]、珠海兴业近零能耗示范建筑等示范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2016年发布的《中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最佳实践案例集》[8],对我国开展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施工工法以及运行效果加以总结、梳理和提炼。示范工程涵盖严寒、寒冷、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四个气候区,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学校、展览馆、体育馆、交通枢纽中心等不同建筑类型。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已从试点成功向示范过渡,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并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相结合,更好地指导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推广,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充分借鉴国外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编制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9],并于2015年11月发布。导则颁布实施后,一批示范工程参照本导则进行建设。此外,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地也相继编制和出台了适用于本地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或设计标准。在导则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导则虽对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进行定义,但对于目前较为流行的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等名词的定义与其之间的差别尚不清楚。此外,导则仅针对居住建筑提出技术要求,而缺少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技术指导。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候特征、建筑室内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发达国家技术体系无法完全复制,需要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建立技术及指标体系,开发设计及评价工具,相关科研工作也在陆续开展。

2017年9月,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共29家单位参与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开发”启动。该项目旨在以基础理论研究和指标体系建立为先导,以主被动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为支撑,以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检测评估协同优化为主线,建立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并集成示范。

为促进“十三五”时期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住建部以及部分省市地区政府都对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提出明确目标要求[10],具有巨大市场需求和广阔发展前景。但是,我国近零能耗建筑仍处在起步阶段,面临未来5-20年发展需求,近零能耗建筑仍存在诸多技术瓶颈。本文首先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次提出适宜的解决路径。

1 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性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国土广袤的多民族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气候差异很大,我国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应考虑我国独特的建筑特征的影响。我国研究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国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高舒适度和高保证率下的高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特点为低舒适度和低保证率下的低能耗。研究表明,无论是人均建筑能耗还是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我国目前都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建筑形式和能源使用方式决定的[11, 12]。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由于采用“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采暖方式,采暖能耗远远低于同样气候状况的欧洲国家[11]。在室内温度方面,我国夏季室内温度高于欧美,冬季室内温度普遍偏低[13]。并且,我国开窗是居住建筑获得新风的普遍形式[14],而在欧美发达国家通常使用机械通风保证新风量的供应。如果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追求欧美的全空间全时间的高舒适度,势必导致建筑能耗的快速上升。就现阶段而言,使用国际相关指标体系中的一次能源消耗量要求对于我国是不适用的。

2)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大。国家标准GB 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气候区,不同气候区的气候差异巨大。从采暖/供冷度日数的概念来看,深圳、武汉和北京地区的平均年供冷度日数分别为2107、1189以及840[15],差异巨大。因此,我国无法实施统一的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指标,各气候区需要建立自己的指标体系。

3) 多层、高层居住建筑是我国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空置率过高导致的户间传热损失大和集中设备负荷率低对建筑能耗产生重要的影响。

1.2 目标与技术路线不清晰

科学界定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及不同气候区能耗指标是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基础。目前尚存在近零能耗建筑定义、能耗指标以及技术指标体系缺失的问题。

近零能耗建筑的技术特征是根据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设计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提升主动式能源系统和设备的能效,进一步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再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能源消耗进行平衡和替代(图2)。通过对国际上相关定义的比对可以看出[16, 17],各国政府及机构对于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的物理边界、能耗计算平衡边界、衡量指标、转换系数、平衡周期等问题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定义对近零能耗建筑的计算的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应以我国建筑特点、能源结构以及经济生活水平特点为基础,对我国近零能耗建筑进行定义。

3.png

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指标的确定应通过对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得到。德国被动房的性能,即累计热负荷小于15 kw·h/(m2•a),就是考虑该能耗水平能使欧洲近零能耗建筑在经济性上达到相对较优的水平,接近经济最优点[18]。最优方案的确定,需要利用到快速自动优化能耗模拟计算工具。目前,我国尚缺少多参数多目标优化算法和工具,用以寻找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近零能耗建筑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最优方案,从而建立适宜的能耗指标体系。

要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不同气候区技术路线应有所差异。以建筑高保温围护结构为例,极低的传热系数是以供暖需求为主地区实现近零能耗建筑的关键[19]。有研究显示,对于以供冷需求为主的地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反而导致建筑能耗的增加[20]。这是由于内热及辐射得热不易散失导致的,即使增加通风量,对于保温较好的建筑冷负荷仍会有增长。因此,建立适应我国建筑特征、气象条件、居民习惯、能源结构、产业基础、法规及标准体系的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技术体系尤为重要。

1.3基础性理论研究缺乏

近零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系统运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且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满足标准要求的建筑物,已有的基础性理论研究不适宜应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现阶段,我国尚缺少对近零能耗建筑高气密性、超低负荷等特性下,有关空间形态特征、热湿传递、气密性、空气品质、热舒适、新风系统能源系统等各参数间的耦合关系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以气密性研究为例,首先,由于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气密性,尽管理论上室内污染源特征与普通建筑并无差别,但是由于高气密性等新材料的使用,以及使用后形成的高气密性室内环境,使得室内污染物在散发种类与速率、气相中的传播途径等方面产生差异,最终影响室内污染物的分布。其次,由于我国由装修和家具引起的室内污染较为严重,近零能耗建筑的新风全部依赖于机械通风,而非开窗通风,因此如何科学界定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基准新风量以及分时分季的修正方法以满足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新风量的增加势必导致能耗的上升。有研究表明[21],由于使用初期,内装修刚完成不久,残留异味较大,需要不定时开窗通风,因此系统供冷初期试运行阶段能耗较高。再次,对于可以开窗的普通建筑以及全部依赖机械通风的近零能耗建筑而言,科学评价热舒适所应采用的方法和标准也应有不同[22]。

1.4主被动技术性能及集成度低

近零能耗建筑主被动技术性能及集成度低问题主要体现在1)缺少高性能墙体、外门窗、遮阳关键技术与产品;2)缺少集成式高效新风热回收设备;3)不同气候区低冷热负荷建筑供暖供冷系统方式不明确;4)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耦合集成应用不高。

1.4.1 被动式技术

2016年发布的《中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最佳实践案例集》[8]对我国既有超低/近零能耗建筑进行调研,本研究选取14栋有完整以及合理数据的建筑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表1),用于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部品性能要远远高于现行节能标准。平均而言,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屋面、外墙和外窗的传热系数比普通建筑分别低68%、70%和62%。因此,需要开发高性能产品与技术以推动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

5.png

1.4.2 主动式技术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9]中明确规定,新风热回收系统的显热回收装置温度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全热热回收装置的焓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0%。而目前我国新风机组热回收效率水平参差不齐,调查表明在实际工况中,我国建筑中使用的新风热回收装置效率分布在40%-65%之间[23] ,远低于设计效率以及《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要求。并且,新风热回收系统的抗寒冷水平不同,在严寒地区应用时有结冰现象。目前尚缺少集成式高效新风热回收设备。

近零能耗建筑由于应用了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高气密性的外围护结构,以及合理的采光、太阳辐射设计,使其具有低冷热负荷的特点。因此,由于输入能量的减少,近零能耗建筑需要配备更加灵活的能源系统。传统建筑的能源系统往往过大,过于复杂,灵活性不足,无法满足近零能耗建筑的需求[24]。目前对于近零能耗建筑中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中能量的转移、传输、利用规律尚不清晰,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暖)地区近零能耗建筑能源系统中冷热源、微管网、末端方式、运行模式等共性关键技术上不明确,需要构建不同气候区超低冷热负荷情境下的建筑供暖供冷系统方式。

1.4.3 可再生能源技术及集成

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及多样性,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蓄能技术是近零能耗建筑不可缺少的环节[25]。因此,基于用户需求、可实现精准控制、与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例如:墙体蓄热、相变材料蓄热、土壤蓄热)相结合的主动式能源系统(例如:热泵、除湿机、新风系统)是近零能耗建筑高效低耗运行的关键[26]。目前,相关技术仍有待研究。

1.5 设计施工测评方法缺失

近零能耗建筑的性能化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且费时的工作,它在考虑和满足热舒适、经济最优等一系列参数的同时,需达到既定的能耗目标。虽然过去十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基于能耗模拟的建筑性能化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但相关应用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27]。目前尚缺少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以能耗控制为目标的可独立运行并快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1.5.1 设计计算方法

近零能耗建筑合规评价工具是评价近零能耗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依照国际标准ISO52016‑1:2017提出的准稳态计算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简单、快速、透明、可重复以及足够准确的特点,使该方法适用于建筑能耗的合规检查[28]。目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此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用户习惯和建筑标准体系,开发了一款近零能耗建筑设计与评价软件爱必宜(IBE)[29]。该软件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专家评定,并经过两年多的使用,获得行业专家和用户高度好评。

通过对我国既有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调研[8],被动式技术的应用,包括围护结构的无热桥设计和施工,是近零能耗建筑增量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表2)。有研究表明,由于热桥而产生的能耗损失占到整个供暖能耗的11%~29%[30],而这一比例在高性能建筑中还将更高[31]。由于建筑热桥的产生是多维传热问题,因此其详细的计算是非常复杂及费时的,基于建筑热桥构造图集的简化设计方法,是很多欧洲国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手段[32]。目前,尚缺少适应于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特点的热桥构造图集以指导无热桥的设计。


2.png

1.5.2 施工工艺

近零能耗建筑由于具有高气密性以及高保温无热桥的特性,其在施工工艺上与传统建筑有很大不同。通过对我国既有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调研分析发现[8],部分项目的能耗设计值与实际运行监测值之间有一定差距。其原因之一便是由于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的。目前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施工过程存在如下问题:1)缺少合格的施工人员;2)质量控制不到位;3)缺少无热桥、高气密性、保温隔热施工工艺。

1.5.3 检测方法

近零能耗建筑中被动式、主动式关键部品的性能及高效利用,直接影响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指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缺少近零能耗建筑主被动关键部品以及建筑整体能耗性能的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工具。以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技术为例。国家标准GB/T 8484--2008《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中提出的热箱法被用于建筑门窗保温性能的检测,这一方法也在全球其他相关标准中广泛应用[33]。但是,热箱法的精度仅为±0.1 W/(m2·K)。通过表1可以看出,目前近零能耗建筑所使用的高性能外窗的传热系数的数量级为10-1,如果继续沿用此方法,则会导致较大误差。

鼓风门法普遍用于建筑的气密性检测。利用风扇或鼓风机在建筑内外产生10-75pa的压差,尽可能的减少天气因素对压力差的影响,并通过维持压力差所需的气流速率计算建筑物气密性。国际上,相关标准ASTM E779、EN ISO 13829都对鼓风门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34]。然而在我国,有关建筑气密性的研究和实际测试都比较缺乏,也缺少针对建筑气密性检测的相关标准[35]。

1.6 试点与示范工程数据完整性、系统性不够

为促进“十三五”时期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北京市、江苏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地方层面也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然而,我国仍存在试点与示范数量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我国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四个气候区50栋示范建筑进行收集和整理可以看出[8],我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已从试点成功向示范过度,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照住建部科技司提出的“十三五”期间发展1000万平方米的目标有一定距离,试点与示范尚未总结和凝练适合我国气候区和建筑类型的技术体系。

我国尚缺少示范工程在线案例库及实时数据检测平台。目前,仅有部分示范工程建成并运行满一年以上。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示范项目的实际能耗均可达到能耗控制的设计目标。但是,由于缺少对示范工程的能耗、室内温湿度等关键指标进行长期监测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以及用以集中展示的在线案例库,因此不能对示范工程进行长期跟踪并对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进行有效验证,也不足以建立不同气候区基准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之间的控制指标关系。

我国尚缺少系统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近零能耗建筑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示范工程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能源消耗是否合理、室内环境以及使用者是否满意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的问题。这就需要以主客观评价为基础,对示范工程进行系统的、全过程的跟踪和评价,从而总结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路线的适用性综合评价,并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可行性加以验证。

2 问题的解决路径

根据章节2可以看出,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尚存在理论基础缺乏、目标和技术路线不清晰、主被动技术性能偏低/集成度差、设计施工测评方法缺失、缺乏实际数据有效验证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近零能耗建筑在发展中应以基础理论与指标体系建立为先导,主被动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为支撑,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和检测评估协同优化为主线,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并集成示范(图3)。

4.jpg

2.1 确定适应国情的定义及技术指标体系

解决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方案的多参数多目标优化算法和工具缺失的现状,针对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体系缺失、评估方法不健全的问题,确定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定义,建立适应我国建筑特征、气象条件、居民习惯、能源结构、产业基础、法规及标准体系的近零能耗建筑能耗技术体系。

1)基于国际发达国家提出的近零能耗建筑及类似定义开展技术研究和比对,并结合我国建筑节能水平不断提升的实际需求,从物理边界、能耗计算平衡边界、衡量指标、转换系数、平衡周期等几个方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近零能耗建筑定义及内涵。

2)基于影响建筑负荷的太阳辐射、温度、湿度等因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气候区建筑光伏利用潜力,利用近零能耗建筑优化工具建立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近零能耗建筑最优方案,最终形成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指标体系。

3)通过对不同气候区典型建筑室内环境、能源系统控制等关键参数的测试机调研,建立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能耗分析用关键参数数据库。建立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关键部品和设备性能与经济模型。基于上述研究,建立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性能研究的优化理论,开发多目标多参数非线性优化计算理论及工具。

4)搭建全尺寸近零能耗居住建筑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对建筑能耗及关键部品、设备及系统性能参数进行实测验证。

2.2 近零能耗建筑基础性理论研究

通过不同气候区基础案例数据库以及数学预测分析模型,研究近零能耗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热湿传递、气密性、空气品质、热舒适、新风与能源系统等各参数间的耦合规律的科学问题。

1)针对不同气候区气候条件特点,分析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在多外扰、双向热流作用下的热湿迁移机理,构件典型近零能耗建筑保温围护结构模型,提出基于热湿传递的室内环境及建筑节能调控方法及保温系统耐久性控制策略。

2)基于我国主要建筑类型室内污染源强度、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基础数据,研究高气密条件下近零能耗建筑新风需求基础理论问题,建立适用于我国近零能耗建筑的新风量需求分级控制设计框架以及间歇式、分季节控制方法。

3)提出近零能耗建筑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以及适用于高气密性建筑的空气渗透耗能量简化计算模型,提出适宜典型气候区的近零能耗建筑整体气密性能与室内空气品质及建筑能耗的最佳平衡点。

2.3 主被动技术产品开发与集成

针对我国主被动技术和关键产品缺失的问题,开发适用于我国不同气候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关键产品与技术集成,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和推广提供产业化基础。

1)开展高性能保温材料及构件的研究,研发适用于近零能耗建筑的高性能保温装饰结构一体化建筑墙体结构。研发高性能门窗产品与相应安装技术(包括高层建筑用特殊产品),开发相关设计软件,针对居住与办公建筑研发门窗遮阳光热耦合智能控制技术,提高门窗综合性能。

2)针对近零能耗建筑低负荷、微能源和环境质量控制要求高等特点,研究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暖)地区低冷热负荷建筑供暖供冷系统的运行规律、研发弹性主动式能源系统和相关设备、湿热地区除湿技术与产品、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及产品,实现基于用户需求的主动式能源系统的精准控制和调试,达到近零能耗建筑深度节能与提升室内热环境的目标。

3)研究可再生能源和蓄能技术在近零能耗建筑中耦合应用的关键技术,包括低负荷情境下太阳能蓄能、热泵与蓄能、多能源与蓄能储能耦合功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发相关产品。

2.4 设计施工检测方法研究

1)研究近零能耗建筑多性能参数优化能耗预测模型及设计流程,建立近零能耗建筑性能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建筑能耗简化计算理论与方法,建立包括气象参数、房间使用模式及产品性能参数等数据库,开发快速准确能耗计算工具及合规工具。以上两种方法将为近零能耗建筑设计和评价提供方法和手段。

2)围绕无热桥、高气密性、保温隔热系统和装配式施工等关键技术环节,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关键施工技术体系;研究低成本、高效率、耐久性的新技术措施,形成针对近零能耗建筑的标准化施工工艺;提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形成全过程质量管控方法。

3)建立包括施工用气密性材料性能指标、围护结构热桥现场检测、新风热回收装置、地源热泵系统等近零能耗建筑主被动式关键部品以及建筑整体性能检测评价方法;建立近零能耗建筑评价标识技术体系。

3 总结与展望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从世界范围看,欧美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目标,以推动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我国在过去几年中,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照国外指标及技术体系建造了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示范效果显著。围绕我国在气候特征、室内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点,相关科研课题陆续开展。“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住建部、部分地方政府对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近零能耗建筑有巨大市场需求和广阔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回顾与展望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2]D׳AGOSTINO D. Assessment of the progress towards the establishment of definitions of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s (nZEBs) in European Member States [J].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15, 1: 20-32

[3]GROEZINGER J, BOERMANS T, JOHN A, et al. Overview of Member States information on NZEBs - Working version of the progress report - final report [R]. Pan Europea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4

[4]TORCELLINI P A, PLESS S, DERU M, et al. Zero Energy Buildings: A Critical Look at the Definition [M]. ACEEE Summer Study.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2006

[5]CENTER U I S E, RES J M L-C T.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 in Expo 2010 Shanghai [M].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4

[6]张时聪.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潜力及技术路径研究 [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7]XU W, LI H, YU Z, et al.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J]. Zero Carbon Building Jouranl, 2017, 5: 29-40

[8]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最佳实践案例集 [R]. 北京: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分会, 2017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M]. 北京. 2015: 4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M]. 北京. 2016

[11]江亿. 我国建筑节能战略研究 [J]. 中国工程科学, 2011, 13(6): 30-8

[12]杨秀. 基于能耗数据的中国建筑节能问题研究 [D]. 北京; 清华大学, 2009

[13]胡珊. 中国城镇住宅建筑能耗及与发达国家的对比研究 [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3

[14]郭偲悦, 燕达, 崔莹, et al. 长江中下游地区住宅冬季供暖典型案例及关键问题 [J]. 暖通空调, 2014, 44(6): 25-32

[15]SIVAK M. Potential energy demand for cooling in the 50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 of the worl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J]. Energy Policy, 2009, 37(4): 1382-4

[16]张时聪, 徐伟, 姜益强, et al. “零能耗建筑”定义发展历程及内涵研究 [J]. 建筑科学, 2013, 29(10): 114-20

[17]D'AGOSTINO D, ZANGHERI P, CUNIBERTI B, et al. Synthesis Report on the National Plans for 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s (NZEBs) - Progress of Member States towards NZEBs [R]. European Union: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16

[18]孙德宇, 徐伟, 余镇雨. 全寿命周期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能效指标研究 [J]. 建筑科学, 2017, 33(6): 90-107

[19]FEIST W, SCHNIEDERS J, DORER V, et al. Re-inventing air heating: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Passive House concept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5, 37(11): 1186-203

[20]WANG J, YAN D, LIN L. The Applicability of High Performance Envelope Building in China [J]. Heating Ventilating & Air Conditioning, 2014, 44(1): 302-7

[21]李怀, 徐伟, 吴剑林, et al. 基于实测数据的地源热泵系统在某近零能耗建筑中运行效果分析 [J]. 建筑科学, 2015, 31(6): 124-30

[22]PARKINSON T, DEAR R D. Thermal pleasure in built environments: physiology of alliesthesia [J].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2015, 43(3): 288-301

[2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4]杨灵艳, 徐伟, 张时聪, et al. 寒冷地区被动式建筑能源系统形式分析 [J]. 建筑节能, 2016, 44(7): 29-32

[25]DENHOLM P, ELA E, KIRBY B, et al. The Role of Energy Storage in Commercial Building - A Preliminary Report [R]. 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2010

[26]LI H, XU W, YU Z, et al. Discussion of a combined solar thermal and ground source heat pumpsystem operation strategy for office heating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8, 162: 42-53

[27]NGUYEN A-T, REITER S, RIGO P. A review on 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s applied to 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J]. Applied Energy, 2014, 113: 1043-58

[28]VAN DIJK H, SPIEKMAN M, DE WILDE P. A monthly method for calculating energy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european buildings regulations [M]. Ninth International IBPSA Conference. Montreal, Canada. 2005: 255-62

[29]余镇雨, 徐伟, 邹瑜, et al. 准稳态建筑负荷计算软件IBE与动态模拟软件TRNSYS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对比研究 [J]. 暖通空调, 2018, 48(8): 107-13

[30]EVOLA G, MARGANI G, MARLETTA L. Energy and cost evaluation of thermal bridge correction in Mediterranean climate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1, 43(9): 2385-93

[31]ZHU Y, LIN B. Sustainable hous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04, 36(12): 1287-97

[32]ROELS S, DEURINCK M, DELGHUST M, et al.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incorporate the effect of thermal bridging within the EPBD regulation [M]. 9th Nordic Symposium on Building Physics. Tampere, Finland. 2011: 1009-16

[33]ASDRUBALI F, BALDINELLI G, BIANCHI F. A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rmal bridges in buildings [J]. Applied Energy, 2012, 97: 365-73

[34]SADINENI S B, MADALA S, BOEHM R F. Passive building energy savings: A review of building envelope components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1, 15: 3617-31

[35]CHEN S, LEVINE M D, LI H, et al. Measured air tightness performance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North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district space heating energy use [J].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2, 51: 157-64

(本文来源:建筑科学杂志)

编辑:张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非遗传承大师张大兴浅谈“川派竹编鸟笼工艺”之三:全镶竹青-嵌丝工艺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筑蜂网”或“本站原创”的文字、图片等,版权均属本网所有,其他媒体、网站等如需转载、转贴,请注明来源为“筑蜂网”。凡注明"来源:XXX"的内容,为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